美与印尼达成贸易协议瞄准稀土 340亿美元“投名状”背后的博弈!昨天还在谈合作共赢,今天印尼就签下了340亿美元的协议,变脸速度令人措手不及。更戏剧性的是,协议墨迹未干时,印尼特使团却秘密现身北京配资正规网站,一边倒向美国,一边向中国“报平安”。这种两面下注的游戏能玩多久?中国的稀土底牌还剩下什么?
美国关税大棒挥向东南亚后,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显现。越南率先签署20%重税协议,对美出口统一缴纳重税,而美国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更狠的是,“经越南转运”的商品还要加征40%惩罚性关税,直接切断了中国通过越南出口美国的路径。越南工贸部签署协议当夜,悄然删除了“强制供应链数据共享”条款,既“表忠心”又暗自留后路。
紧接着,柬埔寨高层火速跟进,与美国在线磋商90分钟后敲定关税新方案。美国对柬埔寨关税由49%骤降至36%,这个降幅是14国中最大的,背后的让步可想而知。柬埔寨纺织业占出口四成,面对近乎生死线的关税压力,许多工厂主坦言:没有中国原材料,美国订单只是空头支票。
最令人震惊的是印尼的快速表态。7月5日,印尼经济统筹部长宣布将与美国签署一份340亿美元贸易大单。这份协议涵盖1700多种商品,零关税政策全面铺开。更重要的是,印尼决定给予美国企业全球最大镍矿的优先采购权,并放宽外资持股比例。
表面上,印尼给足了美国面子,甚至主动提出将在稀土、镍矿与美国深度合作。但细究之下,印尼在协议签署同时,特使小组已秘密赴华沟通,明确表示该协议“仅为解困”。印尼经济结构决定了其贸易重心。2024年,印尼对中国出口远超美国,尤其是镍、稀土等关键矿产。340亿美元大单虽大,但印尼在协议中巧妙地用资源换技术、用市场换喘息。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的镍矿优势并非牢不可破。中国早在2024年12月已大规模囤积镍资源,累计逾10万吨。中国企业还掌控全球80%的稀土电解槽设备。印尼矿石出口即便流向美国,依旧绕不开中国冶炼技术。美国虽然对印尼镍矿“志在必得”,但现实很骨感。截至6月,美国电池级硫酸镍产能仅为需求的15%,本土精炼厂投产周期长达五年以上。美国想以340亿美元买来产业安全,实则面临“有矿无链”的困局。
东南亚国家的选择并非单纯“倒戈”。越南的协议带有明显的被动与无奈。2024年美国威胁对越南出口征收46%关税,足以让越南电子组装厂停工、百万工人失业。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平衡外交堪称教科书。作为美国盟友,新加坡与中国保持密切经贸关系,通过精巧的平衡外交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菲律宾则是反面教材,杜特尔特时期向中国靠拢,马科斯上台后重新倒向美国,政策摇摆导致经济合作项目受损。柬埔寨的妥协更显悲壮。面对49%关税的死亡威胁,柬埔寨不得不削减贸易顺差、开放重点市场。但现实是,柬埔寨纺织业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没有中国的供应链支撑,任何美国订单都难以落地。
印尼则在夹缝中左右腾挪。表面上,印尼全面向美企开放镍矿采购权,背后却在加紧与中国的沟通合作。印尼还试点本币互换,逐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340亿美元大单,既是投名状,也是缓兵之计。
6月,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东盟经济报告显示,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出口依存度继续上升至68%。区域内互联互通不断强化,中-东盟自贸区3.0谈判加快推进,90%商品有望实现零关税。泰国榴莲、马来西亚橡胶、文莱航空燃油等产品正通过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直达欧洲及中国市场。
中国的反制措施同样迅速而精准。7月6日,商务部宣布对镓、锗等稀土实施全流程监控。走私企业最高面临五年刑责,这一招直接卡住了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咽喉。与此同时,中国与老挝、缅甸签署稀土联合开发协议,进一步加固全球稀土精炼产能的主导地位。越南光伏产业已率先感受到中国稀土“卡脖子”的威力。7月初,因稀土通关延迟,越南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暴跌至30%。
上半年,中国对柬埔寨投资逆势增长18%,印尼雅万高铁二期招标中企份额占七成。菲律宾公开拒绝跟随美国“关税墙”政策,强调东盟绝非大国博弈的棋子。本轮关税大潮引发的意外后果是“去美元化”进程的加速。越南协议要求强制美元结算,结果24小时内,中越跨境电商交易额暴涨47%,人民币结算占比激增至83%。柬埔寨纺织企业开始用人民币采购中国产品,印尼镍矿交易正试点本币互换。
美国本想用关税重塑区域秩序,却无意间催生了“去美元加速器”。美国盟友间的信任危机也在扩大。印尼将镍矿优先权给美国,引发日本丰田、德国车企的强烈不满。企业端的影响同样显现。福特汽车因钕铁硼磁体断供,已暂停F-150电动皮卡生产线。美国刚刚从印尼获得镍矿时,中国宁德时代已拿下刚果钴矿60%开采权。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最后一颗螺丝,依旧牢牢掌控在中国手中。
真正的底牌从来不是资源本身,而是对资源的控制能力,是技术,是规则,更是人心向背。这场博弈还远未结束,东南亚的“选边站队”只是序幕,真正的考验在于谁能把握住时代的分寸感。
配资正规网站
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